前情提要,籍由我在一年前的暑假利用咸鱼捡来的一套板u(4160+b85)开始折腾起了nas。
我在其上面搭建了 Truenas scale + Windows虚拟机,不过因其羸弱的性能,每次开关虚拟机都要等上将近10分钟。
在一次关机后,他再也没有启动起来(好在我还没往里面存大量文件且网盘均有备份)
最终,我决定使用存算分离方案,防止oneboom->allboom

在包饺子之前,先找了碟醋。
来自超微的——X11SSH-F
选择的原因有三点:一是因为便宜,咸鱼上有一堆大船货,买来时均价200元;二来这张板子带有IPMI接口,调试的时候不用搬显示器了;三则接口也算齐全够用。
没错就是我!

板子选定了,又有做raid的打算,那就随便挑了个4c8t的1270v5来用,相比1230v5的主频和睿频均提升0.2GHz,就其5元的差价来说还是挺值的。
这是cpu

考虑到长期开机,内存方面选择两根镁光16g的ecc条子。毕竟ZFS文件系统靠吃内存来提速,频率什么的不太重要。
这是内存条

散热是利民AXP90搭配忘了什么型号的猫扇,因为猫扇太厚了不适用原有的扣具,索性用轧带大法固定。
这是散热

机箱为星之海射手座,带背板。最大支持24x24cm的matx版型。不过购买的时候要注意电源的搭配。虽然支持atx的电源,不过会挡住cpu散热器风扇进风,后来换了1u电源才发现是正解。
这是atx
这是1u

再说回主板,超微x11ssh-f的接口也是很够用的。两条pcie3.0x8和一条pcie3.0x4,插满的话就是一张显卡,一张阵列卡,一张网卡的配置。不过显卡在这台纯粹存储的机子上并没卵用。
于是,一张刷了IT模式的浪潮2308阵列卡,一张pdd购置的螃蟹8125B网卡,插上~
这是接口们
这是阵列卡
这是网卡
这是装上

来到本机的主角——硬盘。三块日立4T组raid-z,一块西数2T同步备份照片。
这是硬盘们

间隔放置,减小积热。日立的SAS盘是真烫,夏天室外温度30°时只要不开空调,硬盘就能有55°了。
这是硬盘仓

看一下背板插线处,留出的空间还是挺大的,不过建议先插好线再装风扇。
由于这个1u电源只有一个大4pin接口,所以用了一拖二的线。按照5V来算能提供65W的功耗,带四个硬盘勉强够用。
这是背板处

到此硬件已经装完,散花~

IPMI地址会在启动时显示在右下角,所以第一次用还是得搬个显示器来。
这是ipmi

需要注意的是该主板在某版本BIOS使用UEFI启动需要把LAN启动项删去,否则不管把他排到哪都会优先尝试LAN启动。
更新到最新版本BIOS则不会有此bug。
这是启动项

使用SMB挂载,最后来测个速度吧。
这是大文件这是小文件
单集1G的动漫写入能全程稳定280MB/秒,已经顶满网口速率了。
共3G的照片读取则在220MB/秒左右抖动。
总觉得内存没有发力,但是一看ZFS Cache已经占满了。速度还算能用吧。

截至上上上周,已经稳定运行114天。
这是114

这个nas在2月份已经装好了。因为太懒了直到9月份才想起来写了篇blog记录一下。
PS:其实是桦加沙登陆了,高三放了两天假期才有时间写。